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25级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祝贺各位同学成功在91视频
上岸,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同学们是幸运的,我们的会计教育拥有百年历史,曾被誉为有色金属行业培养财会人才的“黄埔军校”,走出了潘功胜、耿建新等杰出校友,积淀传承了坚韧向上的文化基因;潘煜双教授,是我们学校的1986年的毕业生,毕业后任教至今,在育人、科研、学科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刚刚获得了91视频
“陈省身卓越育人奖”;即将给你们上课、带着你们科研的导师们,他们来自国内外知名的财经高校,他们年轻富有朝气,将带来的是前沿专业的知识,多元的专业文化交汇!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研究生阶段应该怎样走过,尤其是在AI快速迭代发展的当前,我们应该怎样构筑起核心竞争力?不被AI替代?
大家都学过财务管理,我们最终的收获实际上就是当前对自己进行投资的复利终值,是我们走出校园时的资本*(1+年收益率)的N次幂。你未来人生的收益率,取决于你在毕业时配置了什么样的资产。这些资产的收益率在未来是否能够跑赢AI智能?
人区别机器的显著特征是,人有志向,人有思想,人有意识,人可以吸引人,也可以拒人千里之外……
所以,研究生阶段,我给大家的第一条建议去成为一个有抱负的人,有趣的人,生动的人,具有吸引力的人。
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于国家发展需要,立足于民族发展需要,建立起高远的志向!没有目标,再强的大脑,也只能是随波逐流的游魂。
有了志向之后,我们要学会做人,做一个亲社会的人。很多大学的校训也都是把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的校训是:方正为人,勤慎治学!方正为人,对于我们学会计、财务的人尤其重要!
要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只有诚信的人,企业和企业家,才敢把管理财务的重任交到你的身上。
要谦和:和合万物,凝心聚力!财务是企业的核心部门,让领导、生产、营销人员与你相处如沐春风,才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
要敢闯敢拼,年轻就是资本,要勇闯敢拼,富有朝气。人生不止是长度,更看重它的宽度和厚度。
AI时代,在掌握知识和结构化的能力方面,AI远胜于我们;但AI需要我们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此,我的第二条建议是读研期间要读经典,跟着大师们学习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成式AI是根据所能获得的语料得出一般性的、常规性的结论;而人类开启智慧、揭开迷雾的是各领域的大师。
要去读经典,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环绕、刺激的信息处处找你的现代,不要被多巴胺给你的短暂刺激迷惑,成为刺激——反应的应答机。要用人类智慧的结晶,帮助自己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和专家思维的基石;
读专业经典,会让你洞察商业世界的密码,洗去你身上躁动不安的情绪,让理性的光芒闪耀;
读文学经典,会让你经历不同的人生,看到白杨树的水中倒影,获得洞察社会的独特视角,让你对世界温柔以待;
读哲学经典,会让你找到人生的北极星,不会在纷繁复杂的乱象中迷失,获得走出迷宫的方向,让你自信从容;
你读的经典越多,就会读得越快,获得的智慧越多,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你也将与这个社会的更多的智者同频共振,进而打开独特的人生!
总之,在研究生阶段3年不到的时间里,你最核心的任务是给自己配置上什么样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智能软件。
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但是前提是要保持稳定正向的收益率,哪怕再小,它必须是正的。所以巴菲特说,投资的首要原则是不能损失本金。
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遵循AI的第一原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主动或消极地伤害人类。如果你现在配置了这样的软件,请抓紧时间删除掉。否则你的最终收益,一定是负的。
最后,补充一点,再好的软件也要有硬件支撑,一定要让你的身体健康,这是基础性工程!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配置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优质资产组合,最终获得自己理想的收益,活出精彩的人生!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导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25级新生代表祝婧,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寓意着启航与收获的季节,与各位老师和同学相聚于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25级全体会计研究生新生,向为我们提供宝贵求学机会的商学院、向即将引领我们步入学术殿堂的各位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会计学是一门严谨的管理性学科,我们不仅要专注于准则的运用、账目的处理以及报表的编制,力求精准反映经济活动的表象,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研究生,我们需要成长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与战略洞见的“思考者”和“设计者”。在过程中,离不开导师的指导。
导师是学术研究的领航员,指引我们选择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训练我们掌握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培养我们发现、分析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也是职业发展的启蒙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为我们职业发展指点迷津。导师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楷模,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高尚的学术品格,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导师就是我们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引导着我们完成从“知”到“行”、再从“行”到“新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在导师的带领下,夯实理论基础;与导师的交流中,开拓创新思维;在导师搭建平台上,开展实战演练,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请坚信,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通过与小伙伴们的通力协作,这段研究生旅程必将充实而精彩,成为我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对探索的热情,主动地、真诚地走向我们敬爱的导师,珍惜未来每一次请教与交流的机会。这次见面会将为我们播下一颗名为“可能性”的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会通过我们的共同浇灌长出丰硕的学术果实。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和各位导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这次见面会!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